蚊子和蒼蠅會傳播新型冠狀病毒嗎?是否更應提防蒼蠅的傳播風險?
眾所周知,鐘南山、李蘭娟院士團隊近日分別從新冠肺炎患者的糞便樣本中分離出新冠病毒,證實了糞便中的確存在活病毒。于是不少網友擔心,蚊子和蒼蠅會成為傳播新型冠狀病毒“新途徑”。接下來,我們就來了解一下,蚊子和蒼蠅是否會傳播新型冠狀病毒。
蚊子、蒼蠅是否會傳播新型冠狀病毒,目前尚無證據
蚊子確實會傳播不少病毒,例如乙型腦炎病毒、登革病毒、黃熱病病毒、西尼羅病毒、寨卡病毒等。在蚊子叮咬時,這些病毒會通過蚊子的唾液,進入到人體血液中使人生病。
不過,目前還無任何科學證據或文獻可以表明蚊子和蒼蠅可傳播新型冠狀病毒,蚊子主要是傳播登革熱、瘧疾等蚊媒傳染病。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目前主要還是經呼吸道飛沫傳播,并且新型冠狀病毒的宿主是哺乳動物,也就是哺乳動物身上才能傳染新型冠狀病毒,比如這次肺炎的主要真兇蝙蝠、果子貍等等野生動物都是哺乳科動物,蚊子并不是哺乳動物,所以大家不用擔心蚊子身上會傳播新型冠狀病毒。
此外,與新型冠狀病毒是“近親”的SARS和MERS病毒,在之前的流行中,也并未發現蚊子可以通過蚊子叮咬傳播的證據。
雖然目前在一些確診患者的糞便中檢測發現病毒核酸陽性,而蒼蠅腿上的細小剛毛有吸附作用。但是糞便中發現病毒核酸并不意味著病毒一定會通過糞口途徑傳播。
在患者的糞便中檢測核酸陽性意味著,新型冠狀病毒已經在消化道上皮細胞處增殖并能通過腸道隨糞便排出。而糞口途徑傳播是指,病毒能夠抵抗住消化道復雜的酸堿環境及消化酶的各種破壞作用,然后依然可以感染機體。所以,蒼蠅主要還是通過糞口途徑傳播,目前尚無證據證實蒼蠅會傳播新型冠狀病毒。
街上的污水井會不會存在風險?是否更應提防蒼蠅的傳播風險?
在國務院聯防聯想控機制發布上,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馮錄召指出,目前來看,新冠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還是以飛沫傳播、接觸傳播為主,還未能確定是否可通過進食被污染的食物或水引起感染或傳播。
同時建議公眾尤其是餐飲從業人員,養成和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比如勤洗手,飯前、便后、接觸容易污染的物品后,不要觸摸口、鼻、嘴巴、眼睛,務必先洗手。
轉自于:家庭醫生在線